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冰雪名家 | 作品欣赏 | 评论研究 | 学习交流 | 分支机构 | 网络学院 | 联系方式
 评论研究
评论研究
 点击排行 more 
春秋老师率领写生班上林写生…
王珂珊受邀为中科院美协作冰…
穿越冰雪,绽放绚丽!王淑云…
《雪韵禅心——当代冰雪画优…
个人申报艺委会理事通知
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2019…
师造化——中国冰雪艺术研究…
书画献爱温暖童心
“冷逸之美”传递精神价值范…
 
 评论研究
试谈山水画的意境及营造
 

| 冰雪画三届二班   郭春晖

 

山水画的意境,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意境,是艺术作品中所描绘和表现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浑然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主观,包括情和理,境是客观,包括形与神。意境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见景生情。对山水画来讲,现实空间的山、水、林、田、江、河、湖、海等及其在不同时间、不同排列组合构成的客观景物就是“形”,这些景物之间相互依存、内在联系,并按一定规律运动变化,孕生万物,生灭发展就体现出了它的“神”。山、水、林、田、江、河、湖、海等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同时也构成了形神俱在的生命统一体。作者创造山水画的意境也就是将这些客观景物的“形”“神”同自己主观的“情”“理”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不仅是自己对这些客观景物产生情感有新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同时也能使观赏者进入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产生共鸣。第二方面,意境就是由意念组成的境界。意念,主要指人的意识和念头。意识包括显意识和潜意识。念头即指大脑里出现的想法,情绪,记忆,画面、思考等的瞬间。念头常是一闪即逝,也常会被我们知道。意念常在大脑中以画面、立体空间、景物甚至文字等方式出现,时常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催眠、观想、幻境、梦境等,在人脑中呈现的虽不是现实的景物,但确是仿佛进入另一时空境界一般。这种境界常带给人以直觉、暗示、灵感和启悟,有时也是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美轮美奂的,是由人的意念活动臆造、幻化、感知出来的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艺术的灵魂,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之—,对于意境的营造可以说是历来的国画家毕生都要追求的艺术境界。从这一点上看,一切有利于营造意境的方法都可用之。借此试谈一下营造意境的一些方法:

身临其境。作者要发自内心的对生活、自然、人类怀有敬意和深深的情感,崇尚真善美。带着这样的心态走进自然中去,游历名山大川,通过对山水树木等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和感受,把握山水树木等的特质和精神,调动作者主观的“意”使其与自然中的景物神会交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观的意和客观景物的特质和精神契合,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这样就会在一张平面的二维世界里融入三维时空、甚至宇宙的神韵,创作出“似与非似,重在传神”,意境深远的作品来。黄公望对山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居松江时,时常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加之生活经历和感受,创作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作的魁宝《富春山居图》。赵春秋老师曾生活祖国东北十六年,不管是寒冬盛夏,坚持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对那里的春夏秋冬,乡土民情,山川风貌以及一草一木等都颇有情怀和感悟,赋予他所创作的冰雪山水画以“清”、 “静” 、“朴素”、“荒寒”、“怀旧”等品格,意境深远。平时我们的写生采风,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 都有亲身经历、体会,身临其境的意思。

材质选择。颜料和墨。大量古画证明,当时画者都自行制作颜料和墨,作品各有特色甚至有不可复制性,现代尽管颜料和墨多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但在配色上还是因人而异,因画而异,各有千秋。明的暗的,火的冷的,素的艳的等等所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稀释剂、调和液、调和剂不同也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境界,如于志学老师的矾墨冰雪画。纸张、绢帛、画布、各种绘画工具等也是营造意境的良好材料, 生宣熟宣、单宣夹宣、绵纸麻纸、斗方、长卷、扇面、仿古,大笔小笔、软笔硬笔、特制笔以及其他一些工具等等对意境的营造是相当重要的。

意在笔先。不管是作文作画,落笔前都要精心地构思、立意,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立意是指一幅作品主题思想的确立。“立意为先”,画中才有奇意、有变化。清代方薰在《山静居论画》谈到立意与作画的关系时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者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晋代画家顾恺之所提的作画要“巧密于精思”,也说的是“立意”的重要性。立了意才能集中表达作品的意境。

取舍构图。题材、构图直接影响到意境的表现。山水画的题材主要是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辅以点缀车马、房舍、舟桥、人物等。同时因地域环境、四季、气候的不同,自然景象变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需要作者按照自己的意图取舍以表现意境。一幅山水画中所能描绘的对象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作者要善于精选物象(题材)巧妙经营位置(构图)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才能营造出“象外有象”有“意境”的艺术作品。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法则。如宾主、均衡、呼应、开合、空白、虚实、明暗、藏露、远近、大小、三远法、六法论、甲申由则须之井构图、s律动、全景和边角式构图、指向动势、题名、落款等等。把选好的题材经过概括、取舍、夸张等艺术加工手法,采用相应的构图方式,巧妙地安排在画面中,就能营造出情境各异的意境。

笔墨技法。笔墨技法在山水画的意境营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画中的山石树木点景均有一套完善的程式,如画山石的各种皴法,画树有“鹿角、蟹爪、女字交”等造型方法。用笔非常讲究,有中、侧、逆、顺、倒、散峰等,要求用笔有起伏,起伏又要有折、叠、提、按、顿、挫、轻、重、缓、急婉转之势,即用笔要“活”,“活”才有“生气”。而用墨则要注意画面的层次,讲究黑白灰、五色六色、新宿墨、浓破淡、淡破浓、积墨等,如画家要想画出苍茫的山气和浑厚的山体,就要通过墨的气骨来表现。色彩也是影响意境营造较为活跃的因素。“随类赋彩”是山水画设色的基本准则,山水画着色方法多样,用色应随机应变,才能画得有生气,有利于意境的营造。更多的特殊技法如炸盐、神水、拓印、揉纸、做旧、制作,各种山法、树法、水法、云法、因势象形等等也是营造意境的有效方法。

修心养性。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一方面要多学习和吸收良性知识与信息。对绘画来讲就要多学习绘画艺术及其密切相关的绘画历史、绘画理论、绘画技术等知识和技巧,尤其要学习和了解儒、释、道,悟一悟其中的道理,要知道中国古画、古诗词多是源于此理,运用此理,阐述此理的,写诗绘画的人也多是文人、道士、居士、和尚的,他们的诗画往往不只是情景交融,还有借景明理的。如“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综观文人山水画特征,文雅而轻悠,风韵潇洒而清淡,精神渗透儒、释、道思想,寄寓深遥。同时应多看好画,多画好画,多想好画,多去写生采风,多看多背好的诗词,诗画同源,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多向老师请教,多与内行交流,多看多游名山大川等等。人的大脑里灌输良性的东西越多,越不愿接受不良的东西,对已有不良的东西也会被淡化甚至被挤出忘掉。这些进入人的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当进行创作时脑海中储存的知识、信息,蓄的像、明的理就会涌现出来,也就会营造出意境来了。另一方面是心要清静下来。想清静就需要不断地去掉各种执着心,尤其是不好的心,如愤怒心、憎恨心、嫉妒心、淫欲心、贪心、伤心、狠心、厌恶心、恐惧心、厌倦心、烦心、傲慢心、灰心等等。佛家语:“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道家也说 “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等等。说明都深领清静心的妙境。有了智慧就能够使人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逐步地悟到我们所说的“规律”,道家所说的“道”,佛家所说的“法”。“智慧”,“道法”通一切境界。

此外,营造意境还有诸如挪移借鉴、借尸还魂、题诗题句、联想观想、洞察宏微等等更多的方法。人的情感意念活动是无限的,宇宙时空是无限的,营造意境的方法也应该是无限的,还要靠我们在绘画实践中不断体会、总结、创新和挖掘。

郭春晖作品欣赏






 
 
分享到:
 
上一篇:谈谈赵春秋冰雪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下一篇:浅谈 ——书画名家赵春秋老师画作中树的精妙之处和耐看性  
 
 友情链接
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 京ICP备17020464号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
技术支持:三一网络 
关闭